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燕王回京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五十称半百,六十称花甲,七十称古稀。

    为了庆祝朱元璋七十大寿,整个南京城都被装扮一新。

    京师九门内,九十九座锦坊,九十九座彩亭,九十九座戏台,首尾相连,极其壮观。

    放眼望去,屋楼宝榭,流光溢彩,亭台楼阁,金碧辉煌,南京城的美非语言所能描述。

    功勋显贵、皇亲国戚,文武百官,士绅百姓,各省耆老,填街溢巷。

    白天盛况如此,到了晚上,皇城内外火树银花,秦淮河两岸箫歌笙舞,分不清是人间还是天上。

    大明开国三十年,国力己达顶峰。

    永寿殿中,朱元璋半坐在龙椅上,儿孙绕膝。

    十二岁的衡王朱允熞、十一岁的徐王朱允熙,以及常氏所生江都公主,宜伦公主,吕氏所生宜佳公主,花团锦簇围坐着。

    国泰民安,子孙昌隆,朱元璋心情奇好。

    朱标脚步轻快走进来,身后跟着朱桢、朱椿,三人脸上洋溢着同样的笑意。

    爹七十大寿,万国来朝,连远在万里之外的帖木儿帝国也遣使前釆朝贡。

    帖木儿是个突厥化的蒙古人,自称成吉思汗转世,梦想恢复蒙古帝国的疆域。

    在位期间,先后征讨了花剌子模、东西伊朗,钦察汗国,印度、埃及,奥斯曼帝国,与明朝之间只隔了一个东察合台汗国。

    洪武初年,朱元璋遣使前往,被帖木儿扣留。天高皇帝远,明朝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大笑,好好好!允熥在干啥?怎么不见他?

    他在给各国使节赐宴。

    应天城外三十里,萧瑟秋风中,数百虎贲卫森然而立。

    为首一员将领,四十上下年纪,浓眉大眼,望向远方。

    他就是魏国公徐辉祖,奉朱标之命,在此迎接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妙云。

    远处隐约传来得得得的马蹄声,须臾之间,烟尘卷起,数十铁骑突现。

    为首的正是朱棣,身后跟着吉祥四宝,姚广孝,张玉、邱福、朱能。

    吁

    朱棣一声断喝。

    战马被勒住马缰,后蹄直立,前蹄向天,修长的脖子高高昂起,发出一声悠长的嘶鸣。

    一马长啸,数十马随之长啸,树上黄叶为之飘落。

    徐辉祖几步上前,拱手道

    臣,徐辉祖,奉旨迎接燕王驾临!

    朱棣敏捷地翻身下马,挽着徐辉祖胳膊,笑吟吟道好久不见,舅兄一向可好?

    臣很好,劳殿下挂念。

    家里人可还好?

    都好。

    徐达一家,是明朝最显赫的勋贵。

    徐辉祖袭魏国公。

    徐增寿是朱元璋身边带刀勋卫。

    徐膺绪任职锦衣卫千户。

    长女徐妙云,为燕王妃。

    次女徐妙清,为代王妃。

    四女徐妙琴,为安王妃。

    大明虎贲纷纷偷眼看向朱棣,大将军中山王大女婿,洪武皇帝第四子,赫赫有名的燕王殿下!

    镇守北平多年,勇武之名冠绝三军,屡次出关痛击鞑子,逼降残元太尉乃儿不花,智勇胆略,谁不叹服?

    徐增寿从徐辉祖身后走了出来,叫道姐夫!

    朱棣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胳膊,笑嘻嘻道哎哟,你这一身铠甲,还挺像模像样的,颇有大将军当年的风采。

    徐增寿得意地说道我现在也是虎贲卫千户了!

    朱棣哈哈大笑,刚夸你来着,你就小家子气了。千户有什么稀罕的,五军都督才配得上你的身份。

    徐增寿姐夫,你说的是真的吗?

    当然是真的。

    徐增寿还要再说话。

    勋贵结交藩王,是碰也不能碰的红线,徐辉祖白了徐增寿一眼。

    一点规矩也没有,谁让你叫殿下姐夫的?赶紧到前面迎一迎王妃,在这里聒噪什么?

    徐增寿一溜烟走了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对徐辉祖说道你看你,咱们是一家人,这么拘礼干什么?

    徐辉祖答道虽是亲戚,君臣之礼还是第一要紧的。

    朱棣一笑,这个大舅哥,比老丈人还要谨慎。

    一队虎贲卫簇拥着两乘马车走过来。

    头前的车帘掀开了,一个胖胖的身影从车上下来,急趋几步向徐辉祖走过来,对着徐辉祖拱手施了一礼大舅一向可安好?舅母可安好

    徐辉祖忙还礼都好,世子殿下可好。

    朱高炽忙不迭又还礼,弯着腰,轻轻掀开后面一乘马车的一角,说道娘,大舅来了!

    徐妙云从车帘后面探出半张脸,瞅向徐辉祖。

    徐辉祖忙走过去施礼王妃一路上车马辛苦了!

    徐妙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哀声说道十三年未见了,哥哥已经显老了,鬓角也白了!哥哥这些年一向可好?大嫂可好?

    徐辉祖还好,还好!王妃不必挂

第1章 燕王回京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